首页 > 风云人物 > 帝王将相 > 书画家王铎的诗文绘画中蕴含了怎样的艺术特征和思想?

书画家王铎的诗文绘画中蕴含了怎样的艺术特征和思想?

来源:史记谷    阅读: 2.69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说到王铎,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明代东林党人中,在王铎未入仕途之前和步人仕途之后所结拜的师长朋友们,对王铎思想观念特别是书法观的过早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回顾王铎早期的政治生涯,不难看出他思想性格与东林精神的相通之处:他敢于直言劝君、弹劾权贵,面对“庭杖”大祸而从容不迫。这种大胆进取的思想性格又鲜明的表现在他的书学理念与书法实践上。当其在接受文人自由学风和“奇”精神的影响后,不脱离书法传统精神,保持继承与革新的共生共存。因此有人称王铎的书法理念是书法、人生、社会的复合体,甚而将他的书法美学思想以“魔鬼美学”来名之。事实证明王铎的创作是根植在对传统的继承与裂变相互交融的理念之上。

(一)独标气骨的书法线条

王铎的书法艺术开创出与魏晋以来书法美的不同领域--雄强恣肆。王铎的书法世界里,充满了力量的激烈冲突。王铎重视学习研究古人的笔法奥妙,以为“书不师古,便落野俗一路,如作诗文有法而后合,所谓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也”。王铎用笔以“韧性”见长,善于在行笔中增加曲中有折、弯中扭转。王铎自我总结:“吾临帖善于使转,虽无他长,能转则不落野道矣”。凭借这种高超笔法技艺书写出摇曳多姿、变化万端的线条形态.形成急缓有度、收放自如的转、侧、折、扭等多变笔法,加上欹侧多姿的笔势,律动迥异的线性变化,势必产生振荡起伏、雄强壮美的书法艺术效果。

书画家王铎的诗文绘画中蕴含了怎样的艺术特征和思想?

他精于使转与涩行的结合用笔,每一笔在运行中都有种一往无前的推进力,在或顺或逆、或正或侧之中,同时又有一种反掣力控制着笔的速度和力度,线条就这样自由和掌控下运行着,绝无“失度”,“纵而有敛”的特质正是王铎的书法魅力之所在。孙过庭在《书谱》中说“草以点画为性情,使转为形质”。王铎的用笔方法丰富、放大了草书的线条表现力,动感更强,内涵更足。他独标气骨的书法线条卓然成为后世的楷模。王铎睨视高闲、张旭、怀素的言词亦或能让我们理解一些了。

(二)飞鸿舞鹤的书法结构

王铎作品中通过单字字型的大小和整字的浓淡来调整节奏变化,在整幅作品中就产生了粗细、大小、轻重的强烈对比。单字中线条粗细的变化主要是通过首笔与末笔的轻重衔接关系规律,造成节奏上的变化和对比的。

王铎书法点画的形态是腾跃跳动的,其长短、粗细、刚柔都有“度”的反差,这些点线的组合又是左右、上下牵连着的,每个字形缩放、行与行的曲伸关系也都是充满着和谐与冲突,使得书法的运动的美感都在这力的冲突中得到最大幅度的表现和强化。这种夸张和冲突的感染力正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相契合,更容易引起人们心理的共鸣,而产生对其书法的接受和热爱。

书画家王铎的诗文绘画中蕴含了怎样的艺术特征和思想? 第2张

不同字体的区别,主要在于字的结构与用笔这二者的不同,其中字的结构是关键。如《九成宫醴泉铭》单字中宫紧密,向外伸展;《颜勤礼碑》单字的中宫较松,外部呈环抱状。王铎亦甚留意于字结构,他认为“书法贵得古人结构,近观学书者,动效时流。古难今易,古深奥奇变,今嫩弱俗稚,易学故也”。此一语道破流弊之识。试将王铎书法与张瑞图、倪元璐书法相比较,有着和同时代的截然不同的认识。

王铎的字内的空间与字外部的空间对比反差不大,中宫较松,依靠字字的间距较紧来生活,可以看出王铎书法受到颜真卿书法审美的影响。在结体上的求“险”,通过欹侧、聚散、挪移、夸张来完成动态,左右分量,相互牵制,解散着人们习惯了的字形结构的处理方法,特别的对点、线、部首进行自我个性的鲜活组合。

(三)正极奇生的行列关系

王铎常常运用逸少、子敬的笔墨之法,加以个人理解进行异化,构筑出雄健的个人气息。其艺术特点最突出的是他的“一笔书”。唐代张怀瓘《书断》卷上曰:“然伯英学崔、杜之法,温故知新,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惟子敬明其深诣,故行首之字,往往继前行之末。世称‘一笔书’者,起自张伯英,既此也”。此处是说“一笔书”是一个字的笔画可连可断血脉不断,一行末的字与下一行起首的字要遥相呼应,“笔断而意连”,通篇便能一以贯之。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二《梁庾元威论书》说:“敬通又能‘一笔草书’,一行一断,婉约流利,特出天性,顷来莫有继名。”这是强调一行字乃一笔书就之意。以上两者所论的“一笔书”与王铎的书法艺术实践有着较大的差别。“醉素”的《自叙帖》,纵不过28.3 厘米,笔画连属最多的一行不过八个字。

书画家王铎的诗文绘画中蕴含了怎样的艺术特征和思想? 第3张

王铎的狂草立轴动辄二米以上,“一笔”书写多达十几个字,有时一行二十余字,仅略有一断笔处,最令人惊讶的不仅仅是文字数量上的比较,关键是王铎凭借高超的艺术技法和过人的胆识,一根线条连续盘桓纵横,构筑出动人心魄的艺术幻妙境界。遒迈宕逸的字间组合,化百炼钢作绕指柔,上下承接,笔势振荡,不绝连绵,奔腾跃动,左冲右突,纵放得意,正极奇生的行列关系,犹如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雄浑浩荡,沁人心魄。王铎“一笔书”丰满了狂草的新语汇。

(四)意气豪达的书法布局

明末巨帧长轴的书法作品兴起于世。高大宏伟的建筑出现,纸、绢、笔、砚等材料制作技术的发展进步,为巨帧大轴的出现和创作提供了客观条件。这一全新创作样式的完成是艺术家们长期的实践探索的结果,形成了时代的书法审美思想。巨帧长轴的形式特性与草书的表现性是最相契合的,这种特定的形式似乎在等待着王铎的出现,王铎更需要一种淋漓痛快的表现方式来渲泄内心的抑郁、苦闷和不安,舒展襟胸与抱负。在巨大条幅纸绢上,王铎每每兴来奋起,挥毫向纸,以茂密连续取胜,结字则俯仰翻侧,欹斜反正,跌宕起伏,大小疏密,相映成趣,由此造成每一行的动态曲线,在掷腾跳跃闪挪中,制造了作品中强烈的白疏黑密的视觉冲击力。

书画家王铎的诗文绘画中蕴含了怎样的艺术特征和思想? 第4张

王铎在纵情挥毫,无拘无碍,一吐快垒,荡涤心扉,“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河北省博物馆藏王铎行书《五言古诗轴》,纵高达 4.22 米(是目前所见最长的长轴作品),书于明祟祯十五年(1642 年),意气豪达的书法布局,用笔可谓精微深入,加以结字、章法、墨法上丰富变化,成功地解决了巨幅大条作品表现手法,直可与雄浑汉代的高碑大碣相媲美,使得明代书法的形式美得以更宽广地拓展。这一时期也被后世赞叹为“明代书法史上最壮观的一幕”。王铎 48 岁那年曾说:“我无他望,所期后日史上,好书数行也”。王铎的“好书数行”竟占却了明末清初书坛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数学领域独彪一帜,是浪漫表现主义与雅逸古典主义书风的完美结合。

(五)独特墨法

清代包世臣在《艺舟双楫·述书下》中云:“画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则墨法尤为书艺一大关键已。”董其昌则说:“字之巧处在用笔,尤在用墨。”说明历代书家都非常注重用墨的运用与技巧研究。王铎由于对传统的过分迷恋和深入骨髓的临习,使他的唯美主义倾向几乎达到了极致性的追求,其笔下凸显着书法主体意识和独特个性展示。

王铎采用了明代中叶以后新兴的墨法内容——宿墨,将“涨墨”大胆地运用于作品之中。润墨是指润泽的墨色从点画中微微漫润渗化开来,清澈明心,古人形容这种富于散文般韵味的墨法为“润含春雨”,自古以来神采是书法家追求的最高境界,然而因宿墨乏神,故而书法家几乎不用宿墨书写作品。王铎在《赠汤若望诗册》后面的题跋中写道:“月来病,力疾勉书,时绝粮,书数条,卖之得五斗粟,买墨,墨不嘉尔,奈何!”这难道是王铎正值流落江湖之际,难买好纸墨,王铎未能控制好水分,致使形成了“涨墨”的效果?这只是王铎的自谦而已,行草书是王铎书法艺术成就的颠峰,王铎独辟蹊径,让线条之间互相合并,笔触交叉处丰富层次,“涨墨”形成块面体积,增加线条运动中的律动感,在创作中巧妙地利用“涨墨”之法增加书作的艺术效果。

王铎这种涨墨法的产生可以认为是他无意为之而成之的结果。但是由于纸和墨的问题等客观原因的存在,致使出现了所谓的“涨墨”,涨墨的效果与水的多少有关。协调控制则锦上添花,否则则成败笔了。这一点王铎睿智的“涨墨”表现着“意态”和“气力”,有的墨团淋漓,有的清澈闪亮,有的烟雨濛濛。仔细品读,王铎的“涨墨”虚灵澈清,绝非死墨,此法应是王铎当是取法于绘画的灵感。王铎“涨墨”的完美运用,促进了后人对浓、淡、焦、润、枯、湿诸般墨色技巧的探索与应用。王铎的众多涨墨“抒情”之作极大地拓展了草书的表现空间,给后世以启迪。

(六)全面的艺术修养

王铎的书法修养是全面的。小楷书高古朴茂,以钟繇为家法,与魏晋人的形神相通。大楷法度出自颜真卿大字“麻姑仙坛”和“颜家庙碑”,章法如钟鼎铭文,大气磅礴。王铎对篆隶书法大力提倡:“书未宗晋,终入野道。怀素、高闲、游酢、高宗一派,必又参之篆籀、隶法,正其讹画,乃可议也。慎之!慎之!”王铎是站在史学与书法艺术的立场上,实践性的运用篆隶的字形订正错讹的文字笔画,充实着作品的古朴气息。

书画家王铎的诗文绘画中蕴含了怎样的艺术特征和思想? 第5张

王铎书艺之外,诗文、绘画亦佳。仅五言诗就逾万首之多,王铎的诗文集有《拟山园初集》17 册,《拟山园选集》82 卷,由文震孟、黄道周等作序。另有《拟山园文选集》32 卷,清时遭禁毁。王铎能画,但作品流传不多。何绍基跋其《兰竹草石卷》云:“孟津字多如落叶,而画乃少如晨星,以非精能之至,故不多作也。” 可知王铎画境之高也。王铎善以书法笔意描写花卉枯荣、盛衰之姿,从上海博物馆藏《花卉卷》里可窥一斑,此卷作竹、兰、菊、竹叶、菊瓣及兰叶皆以中锋取势,侧锋取妍,顺笔出之,信手写来,洒脱中含有拙厚趣味,与他纵而敛之的书法特点相统一,着意于神采,不求形似,着意于象外之象,流露出王铎文人画的情致逸趣。

王铎的诗文绘画的深厚修养与其在书法中追求气势与造型的奇幻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