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 未解之谜 > 《史记》中记载不实的事情,司马迁竟骗了世人数千年,到底是哪件事?

《史记》中记载不实的事情,司马迁竟骗了世人数千年,到底是哪件事?

来源:史记谷    阅读: 8.05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在中国历史上,历代帝王都是将自己的皇帝位以“父承子业”的方式传承下去,而这种传承也被骂了数千年而不绝,尤其是陈胜、武广大泽乡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更体现了世人对这种传承方式的痛恨。而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曾记载了另一种传承方式——“禅让”。早在上古年间是没有真正“皇帝”的,而以尧、舜为代表的“首领”;他们的传承方式也不是“子承父业”,而是以推荐的方式选出最有德行和能力的人来带领大家,这种方式就叫“禅让”。根据《史记》记载,在“尧”帝年老不能执政后,本来众人都说让他的儿子“丹朱”继承他的“帝位”。但“尧”以为自己的儿子没有能力,因此众人公选推举了“舜”作为继承人。

《史记》中记载不实的事情,司马迁竟骗了世人数千年,到底是哪件事?

但“舜”为人谦让,本想把“帝位”再还给“丹朱”;但众人都不理“丹朱”,而是集体朝拜“舜”。在这种“集体意愿”下,舜只好继承了“尧”的地位;在“舜”年老后,又效仿这种“公选”方式将帝位传给了“大禹”。这种看似美好的“禅让制”在《史记》的大肆宣传下也得到了后世儒生的极力称赞;但司马迁笔下所谓的“禅让制”真的存在吗?

《史记》中记载不实的事情,司马迁竟骗了世人数千年,到底是哪件事? 第2张

第一个质疑之声则是由三国“曹丕”引出的。在公元220年,纵横一世的“枭雄”曹操去世,儿子“曹丕”子承父业,继承了曹操的“王位”。不久后曹丕“逼”着汉帝“禅让”,将真正的“皇帝位”给了他;曹丕的这种“禅让”方式其实只是一种“篡位自立”的政治形式而已。曹丕和众臣都心知肚明,不过表面上“光鲜”些而已;因此曹丕曾说了这么一句话“尧舜之事,吾知之矣。”这什么意思?难道曹丕这种以“禅让”为名,实则“篡位”的方式是跟“尧”、“舜”学的?

《史记》中记载不实的事情,司马迁竟骗了世人数千年,到底是哪件事? 第3张

司马迁的《史记》是早在西汉年间的产物,如果《史记》不可信,那还有没有除《史记》之外的史料记载来证明“尧舜禅让”的事实?还真的有,但并非证明“尧舜禅让”,而是另一种事实记载。《竹书纪年》是近代才出土的史料类书籍,书中则是这么描写尧、舜之间的帝位传承“昔尧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这里写的就很明白了,“舜”的帝位并非是“尧”以“禅让”的方式传给他,而是以“舜”囚禁“尧”,并使其子“丹朱”不能与父亲“尧”相见的方式“篡位”得来的。按照《竹书纪年》的说法,曹丕的“篡位”方式真的和“舜”得到帝位的方式如出一辙。

《史记》中记载不实的事情,司马迁竟骗了世人数千年,到底是哪件事? 第4张

如果一本《竹书纪年》还不足以推翻司马迁《史记》中说法的话,那么法家代表“韩非子”也曾对此有所评论。在韩非子的《韩非子·说疑》中有这么一段记载“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而天下誉之。”这段话说的更明白“舜逼尧,禹逼舜”,这里很明显不是司马迁笔下所谓的“禅让”,反倒是名副其实的“篡位”。

《史记》中记载不实的事情,司马迁竟骗了世人数千年,到底是哪件事? 第5张

其实不仅仅是三国曹丕和韩非子说过类似质疑“禅让制”的话,就连唐代史学大家“刘知几”也曾直言不讳的说“尧之授舜,其事难明,谓之让国,徒虚言耳。”也许是年代太过久远,以至于世人对于过去数千年的历史真实性难以正确判断。而司马迁的《史记》作为最早的系统类史书,其影响力又太大的原因,这才导致了美好的“禅让制”成为了“真实”历史。

《史记》中记载不实的事情,司马迁竟骗了世人数千年,到底是哪件事? 第6张

由此可见,所谓的“尧舜禅让”只不过是历代帝王和“保皇派”儒生们所编造出的政治童话而已,司马迁和他的《史记》骗了我们数千年。

历史记事
历史真相
未解之谜
世界史
历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