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百科 > 古代武将打胜仗后会筑京观来炫耀 京观到底是什么

古代武将打胜仗后会筑京观来炫耀 京观到底是什么

来源:史记谷    阅读: 1.41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为何古代武将打了胜仗会筑京观来炫耀?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从字面上看,“京”是用土堆成的小山丘的意思,“观”是修建于道路或者建筑上的门类装饰物,一般指宫门,“京观”合起来的字面意思就是:用土堆成的小山上的宫门。

也许是因为古代华夏的战争频繁,京观的本意后来被改变,特指在战争后获胜的一方把敌人的尸体聚集起来,并且用土在尸体上堆成小山丘,再修建一个类似于宫门的阙,用来炫耀武功、震慑敌人。

京观不是把敌人的首级(头颅)堆在一起,而是把尸体堆在一起,古代华夏没有堆首级的习惯,但有堆积尸体用来筑京观的行为。

举两个发生在三国时期的例子来说明京观是什么,为何古代武将打了胜仗会筑京观来炫耀。

古代武将打胜仗后会筑京观来炫耀 京观到底是什么

古代战争

1、司马懿筑京观

晋书 宣帝纪》:文懿攻南围突出,帝纵兵击败之,斩于梁水之上星坠之所。既入城,立两标以别新旧焉。男子年十五已上七千余人皆杀之,以为京观。伪公卿已下皆伏诛,戮其将军毕盛等二千余人。收户四万,口三十余万。

公元238年,司马懿受魏明帝之命攻伐辽东公孙渊,公孙渊不敌司马懿,被包围在城中,公孙渊从南面突围,被司马懿率军打败,在坠落彗星的地方将公孙渊斩首,司马懿进城之后,建立了两个标志以区别新旧。

然后司马懿做了两件很恐怖的事,一是屠城,二是筑京观,屠城是把城中十五岁以上所有的男子全部杀死,一共有七千多人,还把公孙渊手下的公卿全部处死,这些官员就有二千余,同时还收编了四万户人口,约有三十余万人。

京观

筑京观是指司马懿把这些被杀的敌人尸体堆积在一起,在尸体上面封土筑成高冢,这便是京观。

司马懿筑京观的目的是什么?

简单,用恐怖的手段来震慑敌人,司马懿虽然打败了公孙渊,杀了很多人,但是战争结束后,司马懿是要离开辽东回到洛阳的,公孙渊虽死,但是难保不会出现另一个公孙渊,在司马懿的军队离开后,肯定会有其他势力进入辽东,司马懿筑京观的目的就是震慑这些势力,不要与魏政权为敌,否则就是这个下场。

司马懿把屠城和筑京观合在一起,威慑的意味更加浓厚,司马懿在破城之后就杀了一万余人,这些都是手无寸铁的百姓和官员,还不包括在战争中死亡的敌人,司马懿用来筑京城的尸体少说也有几万具,把如此多的尸体摆在一起,就是一种非常震慑的手段,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震动。

古代武将打胜仗后会筑京观来炫耀 京观到底是什么 第2张

古代攻城战

没有人不怕死,尤其是上万具尸体堆在一起,这给人以极大的冲击,司马懿不在乎人口,只在乎是不是归顺魏政权,但凡与魏政权作对的,无论有多少人,全部屠杀,绝不手软,这让曹魏的政治高压延伸到边境地区,今后只要想背叛曹魏的势力,在叛乱之前都会掂量一下能不能承受这种压力。

2、邓艾筑京观

《三国志》:辄依邓禹故事,承制拜禅行骠骑将军,太子奉车、诸王驸马都尉。蜀群司各随高下拜为王官,或领艾官属。以师纂领益州刺史,陇西太守牵弘等领蜀中诸郡。使于绵竹筑台以为京观,用彰战功。士卒死事者,皆与蜀兵同共埋藏。

公元263年,司马昭主导之下的魏国发动了对蜀汉的大规模军事进攻,仅仅一个月的时间,魏军就兵临剑阁关,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邓艾绕过了剑阁,从七百里无人区绕到了江油、棉竹一带,逼降了江油守将,在绵竹打败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成功兵临成都,逼降了后主刘禅,灭亡了蜀汉。

古代武将打胜仗后会筑京观来炫耀 京观到底是什么 第3张

残酷的战争

之后邓艾模仿当年邓禹的故事,私自在成都分封了一系列的蜀汉降将,并且任命了一大堆的魏军将领为蜀地官吏,邓艾还干了一件特别恐怖的事,就是筑京观,而且邓艾筑的京观与其他历史人物都有所不同。

邓艾在绵竹筑台以便修建京观,用来表彰自己和部将的战功,但是邓艾用来筑京观的尸体既有魏军的,也有蜀军的,邓艾把自己手下的士兵尸体与被杀的蜀军尸体堆在一起筑成京观,这算是非常另类的了,也是为数不多的把自己人的尸体筑成京观。

邓艾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蜀汉上到皇帝,下至百姓,都投靠了曹魏,为了稳定成都,邓艾用古代将领传统的方式来炫耀,邓艾更多的不是威慑敌人,而是炫耀自己的战功,这从邓艾的性格也能看出。

古代武将打胜仗后会筑京观来炫耀 京观到底是什么 第4张

筑京观有两个目的

邓艾偷渡阴平并成功逼降刘禅之后,他非常骄傲,谁的话都不听,谁的话都不放在眼中,就连司马昭几次三翻告诫邓艾不要擅自分封蜀汉君臣,邓艾就是不听,这明显就是骄傲自大,目中无人的表现,邓艾并没有造反的想法,只是过于骄纵。

相比较而言,邓艾筑京观的行为明显就比司马懿和平多了,司马懿有屠城行为,杀了一万多无辜的百姓,用他们的尸体来筑京观,而邓艾并没有杀害俘虏,也没有杀害投降的士兵和百姓,只是用战争中死去的尸体来筑京观,邓艾善良多了。

通过这两个例子能够看出,筑京观最主要就是两个作用:一是震慑敌人,二是炫耀战功,这种做法看起来好像非常恐怖,实际上这是华夏历史一直流传下来的一种政治行为,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筑京观的行为了。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在邲之战中击败了强大的晋军,楚庄王手下有个叫潘党的将军劝楚庄王把晋军的尸体收集起来,筑成京观,以显示楚军的武功,结果楚庄王拒绝了,楚庄王认为晋军不过是在执行国君的命令,争霸天下不仅依靠武力,还要有德行。

古代武将打胜仗后会筑京观来炫耀 京观到底是什么 第5张

京观是残酷的战争行来带来的

从楚庄王的例子来看,春秋时期的战争处处残留着道义与德行,礼乐尚未完全崩坏,即使有筑京观的行为,大多也就是收集战场上敌人的尸体来筑造,并无后世的屠城及杀俘行为,到了战国,战争越来越残酷,动不动就有灭国之战,甚至还有杀俘行为,长平之战,秦国一次性活埋赵国40多万降军,算是中国历史上最残酷的杀俘。

后世战争开始无所不用其极,筑京观的手段也是越来越残酷,像司马懿这种屠城筑京观的行为在三国时期并不少见,曹操及其手下在东汉末年至少有五次屠城行为,屠城与筑京观想要达到的政治目的是类似的,都是威慑敌人,能够让自己后来的战争打得更容易,这也是筑京观最大的目的。

筑京观的另一个目的炫耀战功则纯属人的本性,人都有炫耀自己能力的一面,希望能够青史留名,人是会死去的,但是京观会一直存在下来,所筑的京观就能在后世流传,后人知道了京观就会了解这是谁筑造的,也就能让筑主青史留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