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百科 > 历史上三郤是什么?下宫之难后他们是什么下场?

历史上三郤是什么?下宫之难后他们是什么下场?

来源:史记谷    阅读: 1.8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曲沃代翼是一次小宗取代大宗的内乱,其本质上是一次公室操戈,公室对国君的威胁在此次内乱中得以充分体现,也让晋国国君意识到如何正确处理公室的重要性。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以小宗篡夺大宗后,晋国国君担心其他公族效仿,于是开始“不防外人,就防家贼”,晋文公在位时确立“六卿”制,重用诸卿削弱公族,以维持统治,晋国诸卿实力开始愈发膨胀。

在这一过程中,赵氏与郤(xi)氏先后“一门三卿”,成为晋国的超级家族。晋景公时,晋国最强家族赵氏遭遇下宫之难,一夜之间几乎满门被杀,只余赵武一个嫡出孤儿,司马迁将之描述为“赵氏孤儿”。赵氏跌倒、郤氏吃饱,郤氏成为晋国最强家族,但仅仅不到十年,在郤氏最顶峰之时,却被历史上昏君晋厉公灭掉了。那么,晋厉公为何能灭掉郤氏?晋厉公灭掉郤氏后,为何立即就被晋国卿位家族逮捕并杀死?

晋国卿族如何崛起

周朝官职分为五个等级,即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卿处于第三等级。由于周朝实行的是分封制,卿位家族本身有封地、有军队,犹如一个“国中之国”。因此,周朝的卿族普遍是真正的位高权重,而晋国卿族却更为强大。

晋文公在位时,执行曲沃代翼以来的一贯方阵,继续打压公族势力,但在重用卿族上却更进一步,实行“三军六卿”制,即建立上中下三军,每军设将、佐各一名,按照话语权大小依次为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将与佐皆为卿族担任,其中中军将为正卿,执政晋国,六卿出将入相,掌管晋国军政大事。后来,晋国有过多次改革,分别出现过“四军八卿”、“五军十卿”、“六军十二卿”等。尤为重要的是,晋文公重用的卿族,将公族几乎完全排斥在外。

1,胥、籍、狐、箕、栾、郤等,属于早期晋国公族分支,早已除了五服。

2,姬毕魏氏、姬姓贾氏、姬荀中行氏、姬荀知氏等,同族但不是晋国这一支。

3,嬴姓赵氏、刘姓士氏(范氏)等,与姬姓毫无关系的外姓。

历史上三郤是什么?下宫之难后他们是什么下场?

晋国诛逐公室、重用卿族,减轻了公族内耗的包袱,刺激了职业经理人——卿族的积极性,使得晋国国力大增,力压齐、楚、秦三强,从而称霸春秋百余年,在春秋诸霸中含金量最高。

郤氏比赵氏还强大

诛逐公室、重用卿族的结果,必然是卿族越来越强。

晋国第一个超级家族是赵氏。重耳(晋文公)流浪国外19年,赵衰一直跟随左右,重耳回国就任国君后重用了赵衰,赵氏由此进入发展快车道。赵衰之子赵盾更是一手遮天,甚至弑杀了国君晋灵公,掌握废立国君大权。晋景公时改为“六军十二卿”,赵氏一门三卿,即赵朔、赵同、赵括,占了四分之一。

晋国第二个超级家族是郤氏。郤氏属于晋国的老牌贵族,家族历史悠久,在赵盾之后是十多年内,郤氏的郤缺、与其子郤克先后担任中军将(即元帅、执政,国君之下第一人),为郤氏强大提供了诸多便利。郤克临终之前,为了防止政敌荀氏对其家族不利,破格将至交好友下军将的栾书提拔为中军将,栾书连跳四级。

春秋时期,社会风气需要栾书必须报恩,没人敢与忘恩负义之人交往,因此栾书执政后,郤氏依然处于空前有利的发展环境中,家族实力远比赵氏鼎盛时还要强。

关于郤氏之强,可以通过以下三点管中窥豹。

1,一门三卿五大夫,郤氏的郤锜、郤犨(chōu)、郤至官至卿位,而当时晋国是“四军八卿”,郤氏一门占据近一半,排位是第二、第七、第八。赵氏一门同时出现的三卿即赵同、赵括、赵旃,但晋国当时是“六军十二卿”,且排位不高,分别为第六、第八、第十二位。

2,史书记载郤氏“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这里的“三军”不是说当时晋国只有三军,虚指晋国全部军队,因此郤氏兵力几乎占据晋国一半。春秋时期“士不教,不得征”,不经过训练的不得征召,郤氏的“半三军”是指经过严格训练,拥有当时完整装备的士兵,不是随便凑出“半三军”兵力。

3,赵氏家族内部不和,赵朔是赵盾之子,压不住叔叔赵同、赵括,赵旃是支系没什么话语权,赵朔死后嫡子赵武还小,无法继承卿位,赵同、赵括更为嚣张,小宗压倒了大宗。但郤氏三卿却不同,三人几乎是铁板一快,十分融洽,且分工明确渗透到晋国内政、外交、军事、司法等领域。

如果要选择一个参照物的话,郤氏士兵数量大概超过鲁国、宋国这些二流诸侯,若以战斗力而言,甚至可单独与齐、秦相抗衡。如此一个庞然大物,几乎已经到了“大而不能倒”的地步,一旦郤氏选择内乱,晋国必会被打成一团浆糊,既然如此晋厉公为何敢于灭亡郤氏,又是如何将之灭亡,而不伤筋动骨的?

郤氏自取灭亡之道

三郤有一基本共同点,即贪婪、外露、傲慢和霸道,将国君、中军将栾书、其他卿族、中小贵族等,能得罪的人都得罪了一遍,到处是敌人。由于郤氏实力超强,别人嘴上不说,但内心非常希望郤氏倒台,当郤氏真正倒台之后,就是所谓的痛打落水狗了。

历史上三郤是什么?下宫之难后他们是什么下场? 第2张

郤锜,郤克之子,一向非常霸道,且想要成为中军将,三郤成型之后,明目张胆的去抢晋厉公宠臣夷阳五的田邑,摆明了不将国君放在眼里。鄢陵之战后,郤锜升为中军佐,离中军将只有一步之遥,威胁到了栾书的地位。

郤犨,郤克堂弟,负责晋国卿族官僚的选拔任免,相当于吏部尚书,组织部部长角色。与郤锜一样贪得无厌,且由于负责人事任免,更与中军将栾书矛盾重重。

郤至,郤克堂弟之子,史书有些冤枉他,此人基本原则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但“人若犯我,我必反击”。周天子要来抢他的地盘,郤至毫不谦让,直接闹到晋国朝堂上,最终郤至委屈地将地盘给了周天子。鄢陵之战后,晋厉公出猎,宠臣孟张抢了郤至的猎物,郤至认为欺人太甚,就一箭将他射死,晋厉公真受了刺激:“季子欺余!”。

郤氏还做了一件缺德的事情,赵盾对郤缺有恩,但赵氏下宫之难中,郤氏出力最大、获利最多,甚至还要对赵氏斩尽杀绝,幸亏赵氏孤儿——赵武跟随母亲赵庄姬待在王宫内,否则赵武必死。郤氏如此对待恩人后代,也让很多贵族对他不齿。

总得来说,赵氏下宫之难后,吃饱赵氏地盘的郤氏,已经空前强大,本该休养生息,与人为善结交善缘,但郤氏却愈加骄纵霸道,将国君、栾书、其他贵族等都得罪了一遍,尤其郤氏本来有恩于栾书,却在郤氏咄咄逼人之下,将栾书也彻底得罪了。因此,众人都想见到郤氏倒霉,但碍于郤氏强大实力,谁都不愿意出头,中军将栾书也只是阴险的诬陷三郤却不动手,最终国君忍耐不住了。但可悲的是,三郤竟无人察觉到这场惊天变故的来临。

晋君如何灭亡三郤

晋厉公身边有五位宠臣,即胥童、夷阳五、长鱼矫、清沸魋、孟张(被郤至射死),除了清沸魋之外,其他四人都受过郤氏的严重羞辱,对郤氏无比怨恨。在夏商周的语境中,他们属于“小臣”,但实际上这些人都有自己的封地,属于贵族中的一员,只是家道中落,实力不强了,所以才依附国君。

郤氏家族军事实力是“半三军”,晋国公族又没有什么力量,也不敢参与这种事情中,那么晋厉公是如何以几位宠臣灭掉三郤的呢?

公元前573年,晋厉公突然任命胥童、长鱼娇等亲信带领甲兵800人,进攻郤家。三郤听闻此事之后,连忙召开紧急会议,但在这个关键时刻,三人意见却不统一,郤锜力主立马翻脸,与国君开打,但郤至却认为“国君之意不可违背,咱们吃国家的,用国家的。如今君要臣死,咱们如果反抗,再没有比这更大的罪了。”

以郤氏实力论,举旗叛乱的话,即便最终会被灭亡,至少也会坚持一段时间。但三郤最终引颈就戮,《国语》记载“三郤皆自杀”。于是,胥童等人毫不客气,掩杀郤氏在都城的其他人,缺少了首脑的郤氏,很快被众多贵族围攻,一个百年望族就这样灰飞烟灭。

历史上三郤是什么?下宫之难后他们是什么下场? 第3张

下宫之难时,韩氏韩厥为赵氏说话,受过赵衰、赵盾之恩的其他贵族,尽管没多少人为赵氏直接发声,但至少不反对赵武活下来,最终赵氏唯一嫡子赵武没有被杀。但轮到郤氏时,却无一人发声,最终郤氏被彻底除名,其状之惨,令人唏嘘不已。

栾书为何废杀厉公

《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记载:公元前573年,三郤灭亡之后不久,“厉公游匠骊氏,栾书、中行偃以其党袭捕厉公,囚之,杀胥童,而使人迎公子周于周而立之,是为悼公。悼公元年正月庚申,栾书、中行偃弑厉公,葬之以一乘车。”晋厉公除掉三郤,符合栾书的愿望,为何栾书还要废杀晋厉公,甚至只给他陪葬了一辆车?原因很简单,有二:

1,晋厉公命令胥童等袭杀三郤,而胥童乘机劫持栾书、中行偃,还劝晋厉公杀死这两人,晋厉公说“一旦杀三卿,寡人不忍益也”,于是放过了栾书。这是直接威胁到了栾书、中行偃的性命了,甚至一旦他们身死,家族群龙无首,很可能家族会被灭亡。因此,栾书、中行偃不敢赌晋厉公下一次还会放过他们,于是只能废杀晋厉公。

2,晋国生态是卿族掌权,灭亡郤氏家族是栾书所愿,但此事必须得到卿族同意才行,下宫之难是栾书、郤氏等同意之后才执行的。后世皇帝可以随便杀人,但此时晋君没有权力随便袭杀卿族,一旦认可晋厉公袭杀郤氏是正确的,那么以后就能随便袭杀其他卿族,这让卿族有朝不保夕之感。作为执政的栾书想要取得其他贵族的支持,就必须纠正晋厉公的行为。

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更何况郤氏还有“狂与霸”,注定会遭到众人嫉恨,一直处于暴风旋涡之中。与三郤差不多的是,晋厉公也是标新立异,不顾晋国实际政治生态,不讲规矩不虑后果,犹如一根“秀木”,最终三郤与晋厉公一样下场。可见,无论何时何地,做人还是尽量低调一些,高调一时爽,后果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