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百科 > 揭秘:历史上和亲都是用“假公主”吗?

揭秘:历史上和亲都是用“假公主”吗?

来源:史记谷    阅读: 1.2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中国古代和亲史》中称:“一是以西汉初期与匈奴的联姻为代表的安抚型;二是结交军事同盟型;三是以隋唐与突厥的和亲为代表的分化瓦解少数民族政权型;四是以唐与回鹘的和亲为代表的借兵及酬恩报德型;五是发展关系型,如唐与吐蕃、契丹、南诏的和亲就属于这种类型;六是以辽与西夏之间的联姻为代表的巩固盟好型;七是以满蒙联姻为代表的政治联盟型。”

自汉朝起,许多王朝出于稳定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关系,和亲便成了一种十分常用的手段。根据和亲的目的不同,也有许多种类型,正如史料中所提及的七个不同时期的和亲类型。而和亲最为频繁和盛大的当属清朝时期,满族与蒙古之间的和亲。

且清朝的和亲人选亦是有很大的不同,前朝的和亲人选少为真正的公主,而清朝却几乎都是皇室宗女,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一番缘故呢?一、为何和亲有真假公主?划强敌为姻亲

且先看一看自汉朝流行的和亲与清朝有何不同。

汉朝的和亲是为了缓和与匈奴之间的敌对关系。众所周知,匈奴是大汉王朝在北方最大的敌人,两国间战争接连不断,尽管汉朝实力强大,却也无法在战争上接连不断的消耗。而对于匈奴来说,作为北方的游牧民族,实际上还是颇为向往中原王朝的文化。

于是匈奴的冒顿单于提出了求娶汉朝公主的请求,最初的对象是汉高祖刘邦的女儿鲁元公主,但是作为吕后的掌上明珠,吕后如何舍得女儿远嫁异族受苦。因而便在宗室中找了一个女子,嫁到了匈奴。

有了汉朝的女子为妻,匈奴对汉朝的敌意确实消了许多,也正是尝到了好处,于是汉匈之间的和亲逐渐频繁。此后还有著名的王昭君出塞,嫁与匈奴的呼韩邪单于;汉武时期,王细君和解忧公主出嫁……

看到这里,已经不难知道,尽管汉朝为了安抚匈奴,但是并没有将真正的公主嫁过去,而是选择了一些宗女封为公主作为和亲的人选。事实上,不仅汉朝如此,此后的王朝中也有许多如此做的,因不忍真正的公主远嫁而让“假”公主代嫁的比比皆是。

揭秘:历史上和亲都是用“假公主”吗?

然,在后金乃至清朝的历史上,却并无这样的例子,和亲人选皆是帝王之女。据资料显示——清朝有118位以上的公主格格嫁到了蒙古各部,其中皆为皇女、宗女下嫁。

那么清朝如此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呢?最大的一个原因便是为了拉拢蒙古,也就是所谓的政治联盟。

蒙古的实力是十分强大,甚至一度成为了中原王朝的掌控者。众所周知,在南宋末期,蒙古南下攻下了南宋政权,占领了中原全境,建立元朝。

尽管后来的元朝为明太祖朱元璋所灭,蒙古被赶回了北方。但蒙古却依旧是明朝的一大威胁,明朝终其一生都无法将蒙古击败。就这样,北方的蒙古势大,成为了中原王朝不得不担忧的威胁,清朝自然是不例外的。

女真族崛起后,想要一统全国,自然也是需要解决蒙古问题的。但女真族并不打算与明朝一样,使用武力解决这个问题,而且采用了怀柔的手段拉拢蒙古,最好的方式自然就是和亲了,用姻亲关系来巩固两族之间的关系。

诸如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幼女,太宗皇太极的9个女儿都嫁给了蒙古各部的王公贵族。事实也证明了,清朝的和亲手段是远远高于明朝的武力手段的,不仅轻易就解决了蒙古这个强大的敌人,更是将敌人变成了自己最好的盟友。

1629年时,清朝军队正是通过蒙古的过道以及喀喇沁部的骑兵引导,从电视避开了明朝大将袁崇焕的关宁锦防线,成功攻进了北京城。

可见,正是通过了清朝的和亲方式才使得蒙古从敌人变成了盟友。但若是彼时和亲的只是满族中不甚重要的女子,那么蒙古各部又如何会尽力帮助清朝建立政权呢?也许因为担忧清朝建立后的反攻而夹击清朝军队的可能性会更大。因而,满族用真公主和亲是不得不而为之的。

除此之外,满蒙之间的和亲还是清朝政权巩固的最大倚仗。

二、与蒙古联姻成为巩固政治权力的依仗

若是说清朝建立之初,大量的公主和亲是不得不为之,那是否清朝入关之后就再没有满蒙之间的联姻了呢?

揭秘:历史上和亲都是用“假公主”吗? 第2张

事实上,满蒙之间的联姻不仅没有因为清朝入关后而有所减少,反而是规模愈大,甚至形成了一个体系。

最为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巩固清朝与蒙古的关系,但值得注意的是,若是说一开始的和亲实质是政治联盟,那么清朝入关以后的满蒙和亲便成了清朝统治蒙古的手段。

在许多朝代的和亲中并没有对双方的义务太过规定,很多时候其实是靠双方的自觉性。但在满蒙的和亲中却并非如此,在努尔哈赤统治时期,满族与蒙古族的联姻是需要双方相互举行盟誓效忠彼此部落的。

而此后的皇太极所采取的和亲同样是带有一定的军事震慑的。在联姻的同时又加进去了军事和盟誓,加强了蒙古与清朝的联盟关系,并且久而久之还会使蒙古对满族产生了对“自家人”的所谓的忠诚信念。

顺治时期更是提出了——“朕世世为天子,尔等亦世世为王。”的盟誓。这句话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个是只要满族人有当皇帝的一天,那么蒙古人也都会是王,是对蒙古人的权利的保障。但同时也是对蒙古人的警告,告诫他们,满族世世为皇帝,而蒙古永远都只能是王,不能有非分之想。

再者,虽然明朝已成手下败将,但是蒙古依旧是一个最好的助力,得其相助者,何愁不能巩固地位。对于皇太极来说便是如此,在他所在位的17年内,清朝与蒙古进行了多达69次的联姻,其中有43位蒙古贵族女子嫁入了清朝皇室之中,而有26位的蒙古贵族男子被清朝招为了驸马。

并且在蒙古各部中,实力强大的科尔沁部落更是满蒙联姻的重点对象,和亲的人选将近一半都是来自科尔沁部落。

由此可见,清朝与蒙古之间的和亲并非仅仅为了一个盟友,更是巩固政治权力的最大依靠。同时,这种和亲政策也为清朝带来了最大的支持,大大增强了清朝的军事力量。

三、得蒙古部落的最大支持,增强军事力量

尽管是为和亲,但作为皇帝的女儿,尊贵的皇室格格,自然所嫁之人必然是兼备家世与实力的。并且因为清朝和亲的频繁,最终还形成了“备指额驸”制度,额驸便是对格格丈夫的称呼,其目的便是让清朝皇室与蒙古部落的联姻关系固定化。

备指额驸制度规定:在漠南蒙古的科尔沁、巴林、喀喇沁、奈曼、翁牛特、敖汉等十三个札萨克旗内的王公贵族中,挑选其十五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嫡亲子弟,为其登记年龄信息后,在每年的十月都要报送中央的理藩院备案。

而这些已记录在册的蒙古青年,每年还要到京城去向皇帝请安,作为清皇室选为公主格格们的额附。

作为蒙古中最为优秀的青年才俊,自然都是未来各部落的领军人物,且这些蒙古才俊大都掌握军权,是打战的好手。

在此后的历史中,这些与清朝联姻的蒙古额驸也确实多次追随清朝作战,极大地增强了清朝的军事力量。

此外,广泛而长期的联姻使得很多蒙古部落都与清朝皇室有着姻亲关系和血缘关系,如此一来,许多蒙古部落的首领便成为了清朝皇室的依靠,自然就不会对皇室造成威胁了,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维护边疆的统治。

小结

可见清朝之所以不同于其他朝代,用“假公主”和亲是有着更为深层的原因,事实也证明了清朝的和亲制度作用还是很大的。不仅巩固了双方的政治联盟关系,也为清朝封建统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同时还促进了两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和亲的背后也会有一定的伤害,那便是对这些皇室的公主格格们的伤害。她们生于帝王之家,虽然享受着富贵荣华,却终究要沦为政治联姻的牺牲品,这又何尝生在帝王家的一种悲哀呢。